发现者网
产业经济 科技业界 3C数码 文化传媒 移动智能 家电行业 AI大模型 汽车出行 热点资讯

给东北老铁们一点小小的北欧震撼?试驾沃尔沃S60 T8

2024-02-21来源:互联网编辑:芳华

在冰雪天里开车有多难?我想东北老铁和北欧大汉对此最有发言权。无论是结冰、还是积雪,都会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过低,让人每一次的刹车或加速都不得不小心翼翼,些许的操控失误都会引发打滑事故。

*据中国国家应急广播发布的数据显示,冰雪天气条件下,每百万车辆每公里发生碰撞、刮擦事故5.86起,是非雪天0.41起的13倍之多。

想要雪地里把车开好,只有2种办法。一是像芬兰考驾照一样磨练驾驶技术,学个2年半时间,什么时候学会了在冰面上漂移,什么时候就出师了。二是买一辆怎么开都不会失控的四驱车,比如说笔者本次试驾的车-沃尔沃S60 T8!

雪地失控的原因,也是操控的本质-抓地力

我问你“为什么开得好好的车会在雪地里失控?”,你可能会回答“这不简单,打滑呗~”。那么,打滑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失去了抓地力。当后轮抓地力不足,小于前轮过多时,我们就会转向严重过度,直接把车尾甩上了墙。当前轮抓地力不足,小于后轮过多时,则会转向严重不足,直接将车头撞上墙。

如何决定前后轮的抓地力,对于民用车来说,抛开轮胎,动力系统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抓地力表现!拥有优秀操控的车,在过弯时永远能分配好四个轮子的动力,去匹配四轮所受到不同的摩擦系数,从而达到最佳抓地力。

经过这次冰雪试驾,笔者认为沃尔沃S60 T8最大优点就是这套前油后电的全时四驱系统,在“动力分配”这方面做得太好了!无论我是一半轮子在积雪路面,一半轮子在结冰路面,还是全部都在结冰路面。能感觉到四个轮子似乎一直处在最佳抓地力的状态,过弯时非常稳,过度与不足几乎不会出现。好似我是一辆火车,沿着铁轨在开一样稳。

套用友商的一句经典slogan,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沃尔沃。

并且这套混动四驱能够一直保持着全时四驱的模式,不用担心了没电或电量过低所导致的性能下降,T8的电量保持和动能回收做得相当不错。

不过,代价是这辆车混动车的百公里油耗长期保持在8L以上,甚至一度破10L。节能和性能往往是对立的,纯电和增程混动也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车这么难开?原因之一:车重比和侧倾

如果说抓地力影响的是“这个弯过不过得去?多少速度过?”,那么,车重比和侧倾就影响了“这个弯过得顺不顺?”。试想一下,如果一辆车前重后轻,一定会因为前轮的惯性过大,从而导致转向不足。前轻后重,则会出现相反问题。因此,所有操控好的车,在前后车重比上都是接近50:50的。

然而,传统的前置四驱很难做到50:50,相信大家很少听到奥迪宣传自己的车重比。但是,沃尔沃S60 T8完全不一样,由于电机和电池都在后轮,反而前后车重比非常接近50:50,且电池重心明显是偏低的。过弯时的车感反而比前驱、传统四驱好上不少。虽然和MR布局的50:50相差很多,体感上更加接近电车那般的50:50。

侧倾也是影响操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我们入弯刹车时,重心会从后往某个前轮移动(右弯压在右前轮),车身姿态产生极大摇摆,另一侧轮胎会失去抓地力,让人感觉转弯变得困难。如果解决侧倾,保证每个轮胎的抓地力均衡,悬挂和避震就尤为重要了。

沃尔沃S60采用的是前悬挂采用的是双叉臂结构,横向支撑的性能上远超普通麦弗逊。且S60底盘的整体风格很欧洲,过弯时的整体性很高,车身姿态几乎没有太大的晃动,响应又十分精准迅速。单从机械素质来说,沃尔沃S60的水平算是非性能的轿车里最好的一个档次

在避震方面,沃尔沃S60标配了hrs液压减震缓冲技术,官方称专为中国路况研发,是较为舒适取向的调教。舒适性方面,的确可圈可点,一些细小的坑洼都是过滤得相当不错。但难能可贵的是,这套避震的支撑性颇为硬朗,并没有一味拉长行程,做得很软,在低速回弹方面的阻尼感很扎实。

虽然并非性能车,但是沃尔沃S60 T8的整体调教很运动,有很好的操控底子。

其实,雪地比干燥路面更需要动力

在优秀的操控之下,我甚至会有点遗忘,沃尔沃S60 T8的动力是如此出色。前2.0T高功率发动机有着最大功率310马力、最大扭矩400牛·米。后电机的功率也许不亮眼,仅为146马力,但是扭矩却高达309牛·米!前油后电的加持之下,和8at变速箱的高效传动下,T8的百公里加速仅为4.7秒!不亚于AMG A45这类四驱顶级钢炮!

当然,在冰天雪地里,考虑到自己的性命,笔者肯定用不满这么大的马力。

但是超7百牛·米的扭矩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和越野需要低扭脱困的道理一样,扭矩对于防滑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且电机的初步反馈很灵敏,对起步脱困那一下非常有必要。

相比传统四驱而言,电机驱动反而更有动力优势,而混动又能保证冬天的续航。沃尔沃S60 T8的混动四驱,无疑是在雪地里的最好动力方案。

写在最后

如鲸向海、似鸟投林,沃尔沃S60 T8实在是太适合雪地场景了!

混动四驱有着比传统机械四驱更出色的动力分配,并且有了电机和电池的加入,前后车重比反而比燃油更好,且整体的机械素质相当出色。

北欧人是懂怎么造车的,尤其是懂得怎么造一辆在雪地飞驰的快车!

未来十年科技新图景:智能硬件跃迁、AI赋能与网络无感化变革
本文将从智能硬件、AI 算法、未来网络、数字经济、安全体系等多个维度,分析科技浪潮下的核心趋势。 设备变得更聪明网络变得无形AI 成为能力底座数字经济成为主引擎安全体系成为关键支撑科技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正在发…

2025-11-15

WebRTC技术赋能物联网卡:解锁工业医疗驾驶毫秒级低时延通信新路径
WebRTC(网页实时通信)技术与物联网卡的深度融合,正通过 “协议优化 + 硬件适配 + 网络升级”,破解毫秒级响应难题。本文基于行业实践,解析 WebRTC 技术原理、物联网卡协同路径及场景落地效果,为…

2025-11-13

百度发布多项AI重磅成果,李彦宏:内化AI能力让智能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当AI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11月13日举办的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演讲时表示,更应关心如何让AI跟每一项任务有机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

2025-11-13

2025年手机卡选卡指南:精准匹配需求,绕开合约套路与流量陷阱
•在运营商APP中查看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流量使用量•检查你的通话时长记录•分析你最常用的APP类型(这会影响你对通用流量和定向流量的需求)有了这些数据,你就能更准确地判断自己需要什么样规模的套餐了。 •典型代…

2025-11-13

NAND闪存供应告急价格半年翻倍
近日,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应风暴,从DRAM产品蔓延至NAND闪存领域。尽管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对存储器的需求却呈现逆势增长态势,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行业分析指出,DRAM与NAND闪存的短缺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甚至可能长期持续。

2025-11-12

中国电信携手多方完成2万公里中轨NTN在轨验证
中国电信研究院携手浙江电信,联合清华大学、上海清申科技以及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的天地一体卫星试验能力,成功实现了NTN(非地面网络)制式在中轨卫星条件下的在轨技术验证。这一突破性成果为远洋、极地等特殊场景的通信需求,以及6G天地一体组网的发展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2025-11-11

Kinera Verdandi薇儿丹蒂TWS新品登场,双模连接续航持久,共赴听觉盛宴
在发布会前夕,Kinera广发“邀请函”,邀请耳机玩家来到现场先行一步体验这支旗舰TWS新品:现场共安排了两款配色的样机供试玩,分别是寰宇黑和阙夜紫,我自己就比较喜欢寰宇黑这个配色,低调奢华、质感非凡。 虽说…

2025-11-11

智云上海赋能链家:AI与数据驱动,智慧门店焕新城市服务生态
如今,链家总部的数据大屏呈现出精准的运营数据:“今日实际到店XXX人,到店率XX%,活力值XX人次……”这些实时数据不仅勾勒出门店运营的新图景,更推动着服务效能与客户体验的双重提升。 更令人振奋的是,“智慧…

2025-11-09

苹果手机通讯录丢失别慌!5个实用方法帮你轻松找回联系人
通讯录恢复方法3.数据蛙苹果恢复专家若您此前未通过iCloud对通讯录进行备份,要找回丢失的联系人,就需依靠专业数据恢复工具。要是你之前在手机上备份过通讯录,那找回通讯录好友就特别轻松,直接一键恢复就搞定了…

2025-11-07

​小米王化回应“小米通话”停运:业务聚焦调整,与通话功能无关​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6日,小米通话昨日发布公告称,将于2025年12月3日停止服务,用户账号中的全部数据都将被彻底清除。 对此,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发文表示:“小米通话”作为小米即时通讯应用“米聊”的一项功能,…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