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网】12月20日消息,寒冷的冬季来临,不仅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意,还让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新能源车主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坐牢体验。充电速度缓慢、续航里程下降是他们常常面临的问题,而寒冷天气下,隐藏式门把手也成了一大烦恼。
据了解,特斯拉近日发布了一段视频,向车主们介绍如何在门把手被冻住的情况下使用手机钥匙开门。如果手机钥匙无效,车主们只能寻找其他方法。
然而,不仅特斯拉,几乎所有使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辆在下雪天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社交平台上,车主们纷纷晒出吐槽视频,让人了解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隐藏式门把手的口碑一度极差,车主和朋友们纷纷抱怨其不便利性,有的甚至称其为“反人类”设计。然而,为何车企还要坚持使用这一设计呢?
要了解隐藏式门把手的来历,需要回溯到近百年前。在上世纪30-40年代,一些改装作坊开始将车门把手改成隐藏式,旨在提高车辆的流线型外观,减少风阻,同时增加主动安全性。然而,这一设计真正被推崇起来是在超级跑车领域。奔驰300SL在1954年首次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将最高时速提升到263km/h,成为当时最快的量产车型。之后,几乎所有创下最高车速记录的超级跑车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然而,隐藏式门把手对风阻的优化效果非常有限。一项研究表明,与传统外拉式门把手相比,隐藏式设计仅能降低0.0001的风阻系数,几乎没有明显改善。与之相比,改进轮毂造型和后视镜设计等能够显著减小风阻。
此外,隐藏式门把手容易损坏,对用户不够便利,甚至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影响救援工作。尽管如此,车企们依然坚持使用这一设计,可能是因为它在外观上具备科技感,但却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推出新产品时,希望车企们能更加注重新配置和技术的可靠性,充分考虑用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以风格炫目但实用性不足的设计来牺牲用户体验。或许在隐藏式门把手方面,采取可选配的方式,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或者参考传统机械把手的设计,是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