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网
产业经济 科技业界 3C数码 文化传媒 移动智能 家电行业 产业互联网 AI大模型 汽车出行

化工厂人员精准管理新方案:RTK+UWB技术引领数字化安全升级

2025-08-30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在化工这一高危行业中,企业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生产现场遍布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使得人员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国家对化工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实现人员精准管理,已成为化工企业必须直面的课题。

传统的人员定位技术,如GPS、Wi-Fi、蓝牙等,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不足。GPS在室外定位精度通常只能达到米级,难以满足化工危险源周边厘米级的精准管控需求。而Wi-Fi和蓝牙虽然在室内环境下可用,但其定位精度易受环境干扰,特别是在钢结构、反应罐等复杂场景下,信号容易丢失,导致定位不准确。这些技术的实时性也有限,普通网络传输延迟较高,在应急事故中难以实现秒级响应。

鉴于这些挑战,化工厂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安全性、管理性和合规性的核心诉求。这意味着系统需要实时掌握每位员工的准确位置,确保在火灾、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清点、定位和救援人员。同时,系统还需实现电子围栏、作业区域管控、巡检监督和在岗监管等功能,推动生产管理向数字化、可视化方向发展,并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范要求。

为了解决单一定位技术难以兼顾室内外应用的难题,上海枢极智能科技提出了基于RTK+UWB融合架构的高精度人员定位方案。该方案辅以5G RedCap网络,构建了全域覆盖、无缝切换、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管理系统。在室外,RTK差分技术通过设立基准站,为移动终端提供实时差分数据,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远超传统GPS的米级水平。这一技术能够精确监控人员是否进入危险区域,如高压管廊、储罐区,并实现巡检路线的复核,防止巡检不落地。在室内和装置区,UWB超宽带技术通过部署基站和飞行时间测距算法,实现10–50厘米的定位精度,支持楼层级、设备级精确定位,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监控和多层车间、密闭装置区的人员位置实时显示。

上海枢极智能科技的这一方案不仅实现了室内外无缝切换和全局可视化,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与应用场景。系统能够设置电子围栏,对危险区和受限区进行监控,一旦人员越界或异常停留,系统会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和终端语音提醒。定位终端还配备了SOS按键,人员可一键报警,系统自动标注精确位置并触发应急流程,确保黄金救援时间。系统还能进行智能巡检与在岗监管,预设巡检路径与时间点,自动生成到位率、停留时间等数据,防止巡检造假。同时,系统还能生成区域热力图、滞留统计、报警报表等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为管理层优化工艺布局、改进巡检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该方案的优势与价值在于其全域覆盖、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续航和一体化集成等特点。RTK与UWB的融合实现了室内外无缝切换,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消除了管理盲区。定位终端采用本安防爆设计,具备IP67防护等级和V0级阻燃外壳,满足化工厂苛刻环境要求。依托5G RedCap网络,数据传输低延迟、高稳定,确保关键数据优先传输。内置大容量电池配合智能节能模式,支持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定位卡还能兼容门禁、考勤、消费等功能,简化企业装备体系。

上海枢极智能科技的高精度人员定位方案,为化工厂提供了一张数字化安全防护网。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定位方式精度不足、覆盖不全的痛点,还通过数据化、可视化手段提升了管理精细化水平。在化工行业安全监管趋严、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该方案将成为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精细管理与智能升级的关键支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