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网
产业经济 科技业界 3C数码 文化传媒 移动智能 家电行业 产业互联网 AI大模型 汽车出行

年关冲刺未至,量化江湖“排名”就“乱”了

2024-11-30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瑞雪

还有一个月就要到年关了,百亿量化机构的明星产品们即将进入业绩“冲刺阶段”。

但今年量化产品的表现让人很“难评”。

同一策略之间的差异急剧扩大,不同策略排名前列的产品倒“挤”在了一块。

最高者收益已接近20%,最低者还在保本线上挣扎。

简直是一场“大乱斗”。

纷乱的结构,也让投资者们有点摸不准“头脑”。

买对了产品,今年依旧可以很不错,过一个顺风顺水“平安年”。

买错了产品,不仅年内收益接近“归零”,前两年的收益似乎也有“倒贴”出来的可能。

对量化而言,2024,真不是一个“寻常年”。

收益差高达18个百分点

来自一家头部银行代销渠道的统计数据:

截至2024年11月15日,百亿私募量化产品年内收益率分化大的惊人。

各家产品中,收益较高者可以接近19个百分点,而且不止一家机构、一种策略。

而较低者的累计收益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且随时可能翻绿。

同一策略中,百亿量化大厂的产品收益率差距,拉开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分化出现在每类风格资产中

从产品风格来说,无论是沪深300增强策略(对标大盘股),还是中证500增强策略(对标中盘股),或中证1000增强策略(对标小盘股),各类产品的收益都拉开了差距。

小盘股策略中,较高的产品年内收益率高达18.80%,较低的却低至2.34%。

大盘股策略中,有一只沪深300相关策略产品,年内收益也录得18%的收益。

中盘的中证500策略产品中,收益率高可达16.02%,低则仅有2.19%。

每一类策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原因“难以捉摸”

那么采取类似策略的量化基金经理,为何收益相差悬殊?

答案很难一概而论。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和不同机构之间策略的“细节”差异不同。

比如,是否在有些环节加入些许人工干预因素;

是基于中频还是更低频;

策略迭代的频次;

产品规模起伏的节奏等。

有些人认为,可能和关键时刻的操作有关。

今年量化策略至少有两个大的“考验期”,一个是年初波动放大时,一个是“9.24”后行情大幅上涨时。

这两个阶段把握不佳,收益率耗损大,则后续很难追赶。

我们查阅今年2月的量化策略单月收益可以验证(百亿量化阵营),渠道数据显示:

当时收益最高的机构录得15.06%,而最低的机构仅有7.64%。

更早前的1月份,因为市场经历了超预期的调整,个别量化机构遭遇了超过30%的回撤。

2024年里,关键时点的“失手”,后续很难补回。

更多渠道转向“全市场选股”

近期,有更多的渠道开始在“货架”上推荐全市场选股的策略——后者也是目前量化大厂重点营销的策略。

虽然也无法回避策略收益率的差异,但整体波动区间似乎更高。

前述统计中,全市场选股给投资者年内创造的收益最高超过20%,较低者也有不到3%。

虽然收益差也有18个百分点,但胜在整体区间更高。

大型银行发文“力挺”

量化策略今年的业绩波动,似乎打破了此前几年相对稳健正收益的形象,该如何看待这个变化?

资事堂注意到:近日有业内大型银行的私人银行团队(几乎是同业领头羊),给高净值客户发文沟通了上述话题。

上述头部私行团队的“产品架”上聚集了几乎所有主流的量化产品,显然有相当的话语权。

该私行团队的看法可以归纳如下:

1、目前市场流传一个观点,即量化管理人的业绩取决于小市值股票表现,小市值不佳则无超额收益。该团队对此观点并不认同。

2、根据该团队的分析,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收益与小市值因子收益之间的相关性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断言量化选股仅靠小市值做超额并不准确。

3、此前量化策略和小市值表现的高相关性是阶段性的,管理人(资管机构)也并不买入并一直持有某一种风格的股票。

4、在小市值表现好或者不好的阶段,量化管理人均能获取正超额。

总之,相关团队的研究认为,量化策略有各市场阶段的“普适性”。

量化策略进入“分水岭”?

量化大厂彼此之间收益拉大的情形,在过去已有端倪,但在今年格外“发扬光大”。

时间往前推,以2021年前三季度为例,当时量化策略在A股独占鳌头,远远胜于“抱团股”解崩后主观选股表现。当时百亿阵营年内收益最高者可达68%,最低者超过30%。

但收益率水平的基数,却比如今有着显著优势。

如今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11月末,年内收益超过20%的量化私募已属于绝对头部。

部分量化大厂,今年给投资者的回报仅仅比余额宝产品高了,甚至难敌纯债基金。

或许中国量化的江湖,真到了要“变天”的时刻。